近期,浙江省台州市普惠绿色金融数字应用场景“微绿达”获评联合国人居署“2025年未来城市建设优秀案例”。“微绿达”是在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牵头和人民银行台州市分行的具体指导下,由台州市金融学会牵头研究建设的普惠小微绿色金融应用场景。该场景坚持“共建、共享、共用”的原则,利用金融科技赋能,打造以“识绿、评绿、用绿”为主要模式的普惠金融绿色化“台州方案”,助力小微主体绿色低碳发展。
一、识绿:通过“关键词”匹配实现普惠绿色流贷智能识别。一是“麻雀式”解剖行业场景。从台州模具制造和汽车零配件制造两个主导产业切入,对重点行业生产运营全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减污、增效、提质、回收利用等绿色场景进行梳理分类,细化流贷投向。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方法学,逐步扩展覆盖西瓜种植、塑料制品、缝制设备、泵、电机等更多行业。二是建立“绿色生产资料库”。结合工信部、设备制造业发达的地方政府、规模较大的行业协会等推荐,建立“绿色生产资料库”,并向客户经理实现智能推荐,实现对流动贷款的高效认绿。三是“关键词”匹配实现绿色流贷智能识别。分阶段建立和完善关键词库,实现依据贷款行业、用途描述对绿色流动贷款进行智能匹配的认定,并通过系统自动学习不同关键词,不断迭代完善关键词库和识绿模型。根据2025年《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更新调整识绿模型。基于普惠群体相对聚集产业及子行业的活动与环境目标挂钩,推进建设和应用《绿色普惠信贷支持目录》。
二、评绿:以排黑和评先为思路来开展小微主体绿色评价。一是多渠道采集企业信息。一方面,建立“线上数据+线下尽调”互补的数据采集机制,提升评价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利用软信息交叉验证数据真实性。基于台州建设小微金改试验区经验,金融机构已将软信息纳入风控体系,客户经理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获取企业主信誉、经营能力等软信息,交叉验证经营数据真实性。二是多阶段评价小微主体绿色水平。开发普惠小微主体绿色评价模型,通过排除负面企业、识别绿色达标水平、ESG综合评价三个阶段,综合得到小微企业对应绿色等级。三是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有序衔接。完成《泵业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编制,为泵业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行为评价提供技术路径参考,为金融机构提供自贷前调查到贷后管理的标准化转型指导体系。指导民泰银行、温岭农商行创新开发“兴泵贷”、“绿泵贷”等配套产品和服务,强化转型金融支持。
三、用绿:推动数据和功能共享。“微绿达”充分发挥台州市数智金融服务平台优势,综合运用隐私计算、模型共建等手段,从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归集数据,实现普惠绿色信息数据的“共集、共采、共享”。一是与金融机构共享。该场景为金融机构绿色流贷认定、绿色主体评价、环境信息披露、碳排放测算等进行科技赋能,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共享工作成果。二是与地方政府共享。“微绿达”曾被纳入全市共同富裕十大突破性改革项目、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奖补,联合台州市信保基金推出的专项融资担保产品“绿贷保”累计承保2.3亿元。三是与省平台的功能共享。台州“微绿达”项目已与浙江省“碳账户金融”平台联通,为市场主体提供碳项目发布评价、碳信用报告查询、碳金融产品融资对接等服务。
自建设以来,普惠绿色金融数字化场景“微绿达”已累计助力金融机构完成流贷绿色认定超7.9万笔,金额超2600亿元;全市普惠小微绿色贷款余额占比突破9%,较系统上线前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占比实现翻番;累计发放符合转型标准的贷款129笔、11409万元,让金融资源能更精准地流向真正践行绿色发展的市场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