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7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办反假货币工作媒体观摩日活动,组织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金融时报、东方网等新闻媒体实地观摩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观摩,有助于媒体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银行在加强反假货币工作,防范假币流入流出银行所作的努力;同时也有助于媒体更客观、公正地报道百姓假币事件,通过银行、媒体多方合力,共同构筑反假防线,切实维护人民币信誉,维护社会稳定团结。
首先新闻媒体前往上海金融学院,观摩了当日在学院组织的商业银行临柜人员反假货币技能考试现场。从2004年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依托上海金融学院,统一组织全市《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考试,考试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内容,即笔试和点钞考试。办理假币收缴业务的人员取得该证书后方可上岗。该证书的有效期为两年,有效期的设置督促假币收缴人员根据不断变化的反假斗争形势,不断提高反假货币技能和水平。该项考试的举办形式属上海首创,迄今为止,全市共有155,067人次通过培训参加了《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考试。新闻媒体详细询问了商业银行现金从业人员参加上岗考试的人员数量、合格比率、证书有效期限等详细情况,直观感受到银行柜面人员过硬的反假货币技能和水平。
为让新闻媒体全面客观地了解商业银行为反假货币工作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随后我部组织新闻媒体参观了上海银行现金处理中心,这是上海市首次允许新闻媒体走进银行后台现金处理的工作场地。为提高流通中的人民币质量,防止假币流入流出银行,切实维护人民币信誉,从2005年起,上海市各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现金处理中心建设,购置大型或中型清分设备,对现金进行集中清分和配款,其中上海银行等部分商业银行离行式ATM机的用钞已完全实现由现金处理中心统一配款,所用款项均经过大型清分机的清分,杜绝了ATM机付出假币的问题,同时取得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差错的效果。通过现场参观,新闻媒体对商业银行成立现金处理中心这项全国首创的举措赞叹不已,也对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确保流通中现金质量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最后,新闻媒体来到上海银行黄河支行,在营业网点柜面实地了解了柜员办理人民币收付和假币收缴业务的情况,并对柜面使用的人民币伪钞鉴别仪进行了现场测试。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年底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对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至今已累计对全市25家商业银行的近300个营业网点进行了现场检查。通过检查,督促各商业银行狠抓营业柜面操作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假币收缴行为,减少与客户的纠纷。同时,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加强了对银行柜面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管理,2001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在商业银行柜面放置人民币伪钞鉴别仪,供客户使用;2006年又开展了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外接显示系统工作,使客户通过外接显示器直观地看到柜内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点钞情况,起到了加大假币收缴力度,减少银行柜面纠纷的积极作用;2009年要求商业银行在营业网点柜面和自助设备上张贴有关反假货币内容的提示标语。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增加了银行柜面人员收付现金业务的操作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与客户的假币纠纷。通过现场参观、观看业务操作录像和机器测试,新闻媒体认为柜面人员的规范操作和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良好性能,从人防和技防两方面对假币进行了强有力的防范。
观摩活动结束后,新闻媒体纷纷表示,金融机构在坚决打击与防范假币,有效规范柜面操作程序,提高人员反假技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金处理中心的现代化设施与高素质人员,为维护人民币信誉、维护银行的公信力提供了坚实基础,今后媒体将进一步增强宣传透明度,加强后续报道,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反假宣传力度。10月17日和18日,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和中央二套已播出或转播反假货币观摩日活动相关新闻,其他平面媒体和网站也将在11月7日前后结合上海市反假货币宣传日活动刊登有关宣传报道。
反假货币工作媒体观摩日活动的举办,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上的一次突破,采取主动出击、直接对话的方式,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增加反假货币工作的透明度,在新闻媒体和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交流平台,有利于推动新闻媒体加强正面报道,加强对反假货币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推动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货币金银处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