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货币金银局 2010-11-22
反假货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反假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对假币斗争形势有着正确的认识,对假币非法流通趋势有着正确的研判。江苏省现金流通和假币犯罪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作为现金流通大省,现金流通总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并逐年攀升,客观上为犯罪分子利用假币牟取非法收益提供了条件;二是假币以外来流入为主,在假币流向链条中,江苏是分销地,决定了多年以来公安破获的案件基本为贩卖、使用假币案件;三是假币呈现由城市向偏远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随着城市地区打、防、宣体系的逐步善,假币犯罪活动转而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和城郊结合部转移。
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在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的正确指导下,主要从五个方面做好反假货币宣传工作。
一、以专项活动为平台,实现反假宣传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
反假货币宣传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将宣传、打击、防范有机结合,必须与货币流通管理等其它发行工作有机结合。为此,近两年,我们以专项活动为平台,加强业务工作协调配合,推动反假宣传深入开展。2009年,为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假币犯罪“09行动”,我们组织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坚持集中行动与日常工作结合,坚持打击犯罪与防范堵截结合,坚持广泛宣传与提高能力结合,坚持人工防范与机具识别结合”——“四个坚持”的策略,开展了反假货币“壁垒行动”,进一步扩大了反假货币的声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2010年,我们又组织实施了江苏省人民币流通满意工程,通过开展三个方面11项具体工作,以服务和监管为切入点,以务实和创新为手段,以公众满意为目标,初步营造了社会公众“取款顺心、用钱放心”的优质流通环境。
作为专项活动的重要内容,反假货币宣传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启动仪式和集中宣传寻求地方政府支持,邀请政府领导参加,提升影响力。专项活动中,全省13个地市、55个县(市)统一开展了启动仪式,邀请政府分管领导,公安、检察院、法院、工商、宣传和银行业机构等相关负责人参加,请政府领导宣讲反假货币重要意义,由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提升反假工作影响力。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集中宣传活动,扩大活动声势。二是日常宣传以银行业机构网点为主,营造宣传氛围。江苏共有银行机构网点11000余个,网点众多,分布广泛,辐射能力强。专项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运用广告心理学重复刺激理论,由银行业机构营业场所常年悬挂横幅或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反假货币宣传口号,通过对受众反复提醒,加深记忆,提升其防范假币意识。三是综合运用多种宣传载体,延伸宣传范围。专项活动期间,全省各地综合运用平面、立体与网络载体,泰州市在《泰州日报》上开设“反假货币‘壁垒行动’专版”,及时反映辖区反假货币动态;宿迁市制作反假货币“壁垒行动”专题节目,在“宿迁新闻”、“楚风夜话”等电视栏目循环播出,扩大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徐州丰县把人民币反假宣传片《去伪存真》整理成文字,在中国丰县网“今日导播”和“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县专题”栏目上刊登。
二、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推进反假宣传长效建设
2007年以来,我们按照总行统一部署,开展城市和农村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建设。在总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反假工作实际,提出江苏反假网络建设的长远目标,即:推进城市反假宣传的全方位覆盖,实现农村反假宣传工作本土化,逐步建立反假宣传长效机制。站点建设上,突出三方面要求。理念上。针对江苏省的假币多进入流通领域这一特点,站点在强化宣传功能的基础上,加入服务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人民币真伪鉴别服务,满足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居民人民币真伪鉴别的需求,将宣传站建成宣传服务站,以宣传带服务,以服务促宣传,相互促进。二是硬件上。明确要求各宣传服务站要做到“四个一”,即“明确一名兼职站长,存放一定数量的宣传资料,设立一个宣传橱窗,配备一台人民币鉴别仪”,确保宣传服务网络建设落到实处。实际工作中,省内各地积极推动,各站点在“四个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一”,完善一系列制度、建立一套活动台账。三是软件上。加强宣传服务站站长和义务宣传员的反假培训,不断更新其反假知识,提高其反假能力,充分发挥站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将站点工作人员纳入到全省货币识别师申考资格中,对其中考试合格者发放识别师资格证书,提高反假工作的实际能力。
江苏反假货币宣传服务网络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2007年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工作为基础站点建设。2007年,我们提出“在全省2/3乡(镇)设立“反假货币宣传站”,2/3村庄聘任1名反假货币宣传员;在城市设立“社区反假货币宣传服务站400个”的阶段目标,全年共建成城市社区反假货币宣传服务站935个、农村反假货币宣传站1039个,分别完成计划数的233.75%和108.8%,聘请反假货币宣传员18562人,初步建立起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各金融机构为依托、以义务宣传员为基础的反假宣传服务网络。2007年6月17-18日,总行在我省通州市召开全国部分省(市)“农村反假货币网络建设观摩交流会”,给予了鼓励与肯定。
二是2008年发展阶段,站点建设理念由人员集中向现金交易集中场所拓展,宣传服务网络延伸至大型企业、超市、车站、医院、集贸市场等场所,注重强化站点“以点带面”的功能。南京市在14家苏果超市门面店、2家三甲医院及14家中小学校建立区域与行业反假货币宣传服务站,延伸反假宣传的触角。常州市在常州纺织服装技术学院成立高校反假宣传站点,充分利用大学生生源广、流动性强等特点,滚动式培养宣传志愿者,向社会输送具有识假技能和反假意识的人才,培养壮大基层反假力量。
三是2009年强化阶段,针对反假斗争新形势,与公安部门联合建立“打防宣”一体的宣传服务站点,实现人民银行反假货币长效宣传、公安部门打击假币犯罪活动的“双赢”目标。苏州市在商业网点密集及人流量大的五个区域的派出所设立宣传服务站,通过组织辖内街道开展活动等多种灵活方式,对本辖区的商业中心、集贸市场、小区等场所进行反假货币宣传,同时,在宣传活动中,了解假币犯罪线索,排查犯罪网络,追根溯源、循线深挖,严厉打击假币犯罪活动。分行营业管理部与公安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公安部门与各商业企业联系紧密、关系密切的优势,依靠派出所民警牵头,集中在新街口商业圈建立30家反假货币宣传服务站,形成商业圈反假网络。2009年,全省新增反假宣传服务站667个,完成计划数的102.6%。
四是2010年细化阶段,强调宣传服务网络的长效运行,突出一部分有典型示范意义有特色的站点建设,要求站点能够坚持长效宣传,滚动培养反假宣传人员,带动周边地区居民反假意识整体提高。江阴市文林小学是江阴市AAA级特色学校,多年来,以钱币文化为教育载体,培育学生热爱人民币、服务社会的道德情操,积极发挥红领巾反假币宣传服务站的功能。学校把钱币知识和反假货币知识作为校本课程来研究,依据教育目标编制各年级的教学纲要、教学读本及教学评价标准,并纳入课程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各种特色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徐州市在驻徐某部地炮旅成立反假宣传服务站,站点由建设银行徐州分行和地炮旅共同建立,在部队文化活动室开辟专栏,专门介绍反假货币知识,坚持对官兵的长效宣传。
三、以农村宣传为重点,推动反假宣传纵深发展
随着城市地区反假宣传和防范体系的加强以及打击假币犯罪力度的加大,假币犯罪活动呈现向农村地区和城郊结合部转移的趋势。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我们提出反假货币宣传要坚持“城市不放松、农村是重点”的原则,要面向农村,服务三农。目前,全省基本建成了以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依托,以金融机构网点和农村反假货币宣传服务站为触角的农村宣传体系。通过开展深入田头、场头、船头、村庄、农户的“五深入”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排反假货币文艺节目,开展流动式宣传,在集市中心、批发市场、车站、码头等群众活动场所设立宣传点,张贴宣传画、散发宣传资料、讲解反假知识,开展设点式宣传。
江苏农村地区反假宣传工作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针对特色产业开展宣传。在句容县草莓农业生产基地,宣传人员向种植户发放宣传资料,详细讲解真假人民币的特征,针对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手把手讲解识别的方法;在赣榆县海头镇码头,宣传人员开展“反假货币进渔港”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真假币对比、案例讲解、现场咨询等方式,向渔民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反假宣传服务;盱眙县每年的“国际龙虾节”都会开展反假货币知识问答活动,开幕式和文艺演出场所都有宣传人员散发反假宣传材料。二是针对特殊人群开展宣传。农村地区人员多以老弱为主,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现象,东台市抛开传统的宣传材料,以编发顺口溜的方式向老年人宣传反假知识;南通是著名的建筑之乡,每年都有大批的建工人员出外务工,为提高他们防范假币的能力,南通市搭乘“农民培训工程”便车,为他们提供反假货币知识;无锡的乡镇企业中有大量的外来打工人员,宣传人员以“小课堂”的形式,近距离、有针对性地假币识别方法。三是针对特定时期开展宣传。每年的“两节”(春节和中秋)、“两收”(夏收和秋收)是农村地区经济活动频繁和交易比较活跃的时期,也是假币犯罪活动容易发生的时期,在这一时间段,我省各地通过宣传典型案例的方式,提醒农村居民防范假币侵害,提高防范意识。
四、以创新形式为手段,提升反假宣传实际效果
在反假货币宣传活动中,除了传统的“阵地式”、“流动式”、“辅导式”宣传外,我们还在创新宣传手段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宣传效果。一是举办“大活动”,提升社会影响。2006年,我分行征调各市人民银行自创的反假文艺节目,举办了《金色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庆祝国庆暨反假货币文艺晚会》。11月至12月间,又组织省级银行业机构开展反假货币知识竞赛,并通过电视节目播放决赛实况。2007和2009年,举办两届反假货币机具论坛暨展示会,来自政府机关、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厂商的代表参加了论坛和展示会,全国知名反假货币机具生产企业在现场分设展台,来自全省银行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1000余人参观了展示。2010年,在全省范围内举办银行业机构点钞识假技能竞赛,决赛与江苏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对成绩优异者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创新能手”称号,省内多家媒体先后对预赛和决赛进行了报道,提升了活动影响力。二是抓好“小举措”,提高宣传效果。徐州市在全市26条公交线路、436辆公交车上播放《爱护人民币 反假人民币》的系列动漫宣传片,通过一年的循环滚动播放,强化社会公众反假货币意识。无锡、常州等市在“限塑令”出台后,积极制作印有“打击假币,人人有责”、“宣传反假货币,维护百姓利益”等宣传口号的环保购物袋向市民免费发放,反假宣传与环保宣传有机结合。南通市将人民币收付法规、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印制成宣传手册,及时发放到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柜面人员和社会公众手中。盐城市充分依靠农村邮递员自身优势,走村串户将反假货币资料送到农户家中,并现场解答农民群众反假货币提问。宿迁市以手机短信为载体,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反假宣传短信,提醒公众防范假币侵害。
五、以多方协作为保障,构建反假宣传社会工程
反假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非一日之功,反假宣传也要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整合社会资源。一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每年全省反假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邀请政府分管领导以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加,扩大宣传活动社会影响。无锡市将“建百家反假宣传服务站、创和谐金融法治环境”列入市法治惠民工程,有效推动了全市反假宣传服务站的建设,提升了反假货币工作成效。通州市农村宣传服务网络建设当地政府牵头,站点建立在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为宣传服务站站长,各村会计人员为义务宣传员,强化宣传服务站点管理。二是银警协作,打防联合强化宣传。2009年,我分行与江苏省公安厅联合通过“中国江苏”网站直播室,以在线访谈的形式,围绕“打击和防范假币违法犯罪,维护金融秩序”主题,向众多网友宣传反假货币知识。扬州、连云港、淮安等地人民银行为当地公安机关举办反假货币知识讲座,以培代宣,介绍现代纸币防伪技术、人民币防伪常识、假币主要特征。2010年的宣传月活动中,苏州中支配合公安部门在全市各区县11个中心广场设点集中宣传,向来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盐城中支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宣传专席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南通中支协同南通市公安局开展以“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你我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三是加强银行业机构反假货币宣传主力军的作用。银行业机构网点众多、反假能力强,是堵截假币流通的重要防线,也是反假宣传的主力军。每年反假宣传月,全省各地人民银行组织银行业机构出纳人员,组成了近千个宣传小分队,宣传人员近万人开展反假宣传活动。泰州市以“走进农村,服务三农”为主题,每个银行业机构负责挂钩一个乡镇,在广阔的农村乡镇开展反假货币宣传。宁波银行苏州分行派出反假货币鉴别师和识别师,进入城市社区,宣传反假货币知识,提高反假货币宣传的形象和权威性。
反假货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反假宣传要常抓不懈,下一阶段,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协作机制,增强反假工作合力;开展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壁垒工程”,推动农村反假宣传工作,强化人民银行在县域反假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探索与公安部门的长效协作机制,建立打防宣有机结合的反假新体系;完善反假货币宣传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建立反假宣传长效机制。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金银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