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
首  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公告信息 金融知识 办事指南 热点专题
高级搜索
| 我的位置:浙江省分行 > 金融知识 > 外汇知识

国际收支

字号 文章来源: 2011-08-04 09:28:0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国际金融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初。由于当时只有在贸易收支出现盈余时才能带来黄金内流,因此当时的国际收支概念只是被简单地理解为一国的外贸收支。后来,各国开始逐步重视以货币结清的其他各种国际经济交易,此时的国际收支概念被用来指一国的外汇收支,即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必须同其他国家立即以外汇结清的各种到期收付的差额,它包括了所有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如国际贸易、国际资本借贷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那些没有引起外汇支付的交易如补偿贸易、易货贸易和实物形式的无偿援助等也被纳入国际收支的范畴。国际收支概念不再以外汇支付作为基础,而是以国际经济交易作为基础,这使国际收支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经过数百年的演化与发展,人们对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已达成共识。国际收支被普遍认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当人们提及国际收支时,总是需要指明是属于哪一段时期的。这一报告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季度或一个月,但通常以一年作为报告期。与国际收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国际借贷,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时点上对外债权与对外债务的汇总。国际借贷与国际收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国际收支是因,国际借贷是果,国际借贷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国际收支中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所引起的;另一方面,这两个概念又是有区别的。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描述在一定时期的发生额,而国际借贷则是一个存量概念,描述一国在一定时点上的对外债权、债务余额。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避免把他们混淆起来,对理解国际收支概念的基本内涵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正确理解国际收支概念中居民与非居民的涵义。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包括自然人、法人和政府机构三类。自然人一般是根据其居住地点和居住时间来判断,凡是在一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自然人,不论其国籍如何,都是该国的居民。据此,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的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旅游者也属所在国的居民。但身在国外且代表本国政府的个人(包括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般被认为是该国的居民,是所在国的非居民。就法人组织而言,一个企业或者非赢利性团体在哪个国家成立注册的,就是哪个国家的居民。据此,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应该分别属于所在国的居民,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公司内贸易应该被记入国际收支。政府机构,包括在其境内的各级政府机构以及设在境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军事机构等都是本国居民,凡设在该国的外国使领馆和国际组织机构都是该国的非居民。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第三,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它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交易包含四种类型:(l)交换,即指一个经济体向另外一个经济体提供一种经济价值(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等实际资源和金融资产)并从对方得到等值的回报。(2)转移,即指一个经济体向另外一个经济体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没有得到任何补偿。(3)移居,是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个经济体搬迁到另一个经济体的行为。移居后,该个人原有的资产负债关系的转移会使两个经济体的对外资产、债务关系均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应记录在国际收支之中。(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根据推论确定交易的存在,即使实际流动并没有发生,也需要在国际收支中予以记录。国外直接投资者收益的再投资就是一个例子。投资者的海外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中,一部分是属于投资者本人的,如果这部分收益用于再投资,则必须在国际收支中反映出来,尽管这一行为并不涉及到在两国间的资金与服务的流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