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养老金融是我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大事。2025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等部门联合制定《宁波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深化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养老金融创新,截至6月末,全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达26.7亿元,同比增长32.3%。
一、专项融资方案,支持养老机构建设运营
善园康养是一家从事医疗、养老等服务的医养机构。在改造养老医院、老年公寓及配套设施时,企业一度遇到资金缺口。甬城农商行迅速组织客户经理实地走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整体项目灵活配置了3000万元的综合授信方案,助力企业打造集“医院+公寓+护理”于一体的综合养老体系。养老体系中的海曙新欣医院落成后,填补了望春街道附近养老院、综合医院的空白,满足了老年人日常看病、养老护理的需求。
针对养老机构规模小、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低等特点,甬城农商行定制了专项让利政策和专属信贷产品,组建2-3人为一组的专属服务小组,上门提供“一户一策”融资方案。同时,开通产品签约、柜面办理等优先服务通道,做到快批快贷,主动满足养老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短、频、快”融资需求。目前,甬城农商行在养老领域投入贷款近1.3亿元,为柏庭养老、善园康养等公司及时提供融资支持,形成了闭环服务的养老金融生态圈。
二、专属特色产品,赋能老年用品研发制造
宁波某制造企业是工信部重点支持的老年用品制造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升降茶几、智能电动护理床等适老化智能设备。在了解到企业面临研发投入大、流动资金紧张等难题后,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第一时间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高效推进审批,及时输送2000万元贷款支持,同时将这笔贷款申报为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以差异化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扩大智能适老化产品生产规模。
近年来,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精准对接老年用品制造、养老机构运营等产业链需求,推进“养老保”等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优惠利率,解决养老产业主体融资问题,支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截至2025年6月末,分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超3.9亿元。
三、专业综合服务,提升银发人群金融服务品质
宁波北仑的陈华浦社区是由农村拆建房和老年房组成的整体迁建安置社区,老年居民众多,北仑农商行将其首家助老服务示范网点设立于此。2023年末,社区内的北仑农商行霞浦支行九峰分理处完成微空间适老化改造,以“阳光银行,情暖银发”为主题,打造了金融财富、健康养生、惠老活动三个板块。网点畅通老年人无障碍服务通道和上门服务通道,并在智能柜员机上推出老年群体专属版。在健康养生区配备血压计、拐杖、轮椅、医药箱等惠老物品,设置“阳光银发书角”供业务等待时间休闲,还携手社区在网点旁成立“阳光银发讲堂”,配置专职老师讲授精品课程。
随着二代社保卡逐步到期,2024年6年,网点又增设了社保卡业务专窗,专门受理三代卡换发及跨行迁移业务。东村的吴阿姨因原二代社保卡到期,无法自助提取社保金,每月需委托他人代取。网点工作人员考虑到吴阿姨行动不便,主动协调远程开通社保功能,提前完成制卡调配工作,吴阿姨仅需现场激活金融功能即可启用新卡。吴阿姨对此连连称赞:“助老网点的服务真贴心,不用跑远路就能换好社保卡!”通过这样的家门口“一站式”服务,网点已办理二代社保卡换新142张。
|